明升体育_澳门赌博游戏-【娱乐官网】

图片
  • 无障碍浏览 |
  • 登录 | 注册
  • 网站支持IPv6
  • 全国劳动模范贾宣冲——矿脉深处的“硬核”坚守者

    时间:2025-05-09      信息来源: 运城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垣曲县中条山腹地的华北地区最大非煤矿山——中条山集团铜矿峪矿,全国劳动模范贾宣冲身着工装,30余年如一日穿梭于千米井下的巷道,用专注的眼神审视每一处细节,以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难题,在矿脉深处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矿山人的奋斗篇章。

      深耕一线

      他是矿山生产的“指挥中枢”

      从中条山技工学校毕业,从普通井下电机车司机起步,贾宣冲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对矿山生产的深刻理解与敏锐洞察,成长为矿山生产的“指挥中枢”。担任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后,他提出“均衡稳定,安全高效”的生产组织原则,根据每月生产计划、检修计划、辅助作业计划,对全矿每个小班的生产任务做到精确排产,合理控制,实现小班出矿产量的精准、稳定。

      为提高劳动效率,贾宣冲大胆打破常规,经过反复研究与论证,改变以往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推出“4+1”生产组织模式,即每周大爆破当天三班和次日一班停产,每月月末井下生产停产一天。这种模式看似减少了生产时间,实则通过科学合理排产,让全矿保持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良性循环。

      精益求精

      他是矿山管理的“创效先锋”

      当矿山依靠传统增产提效模式遭遇瓶颈,贾宣冲果断将目光投向精细化管理,提出“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效益”的新思路。每年年初,他都会组织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围绕矿山生产组织、技术质量、设备能源、安全环保等管理要素,展开深入细致的剖析与研讨,制定出矿层面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攻关项目清单,以实招、硬招推动矿山增产、增效、增收。

      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的关键领域,贾宣冲聚焦地压治理、斜坡道交通信号智能管控和聚矿沟槽井施工及扩漏方式等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其他矿工一道不断完善自然崩落法实践应用,引领我国低品位矿石开采技术步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五小”竞赛活动中,他先后提出《关于410中段副层地压治理优化的建议》《关于410中段增加风管排水器的建议》等50余项合理化建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带动全矿职工劳动生产率提升4%。

      绿色发展

      他是矿山生态的“守护使者”

      在十八河尾矿库上,贾宣冲的双眼紧紧盯着抑尘网接缝处,不时蹲下身子,用手按压网面,确认每一处都紧贴矿堆。“矿区的发展不能只看效益,还得要守得住这片蓝天,扬尘治理必须下真功夫,才能见实效。”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贾宣冲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全局高度谋划尾矿库扬尘治理工作,冬春季节有计划有步骤做好分散放矿和抑尘工作,每年组织铺设抑尘网320万平方米,有效防止了尾矿库扬尘。从空中俯瞰,这些绿色抑尘网如翡翠巨毯,将灰色尾矿严严实实覆盖。

      筑牢防线

      他是矿山安全的“守护卫士”

      现代化的地下矿井巷道中,运矿车忙碌地穿梭着。贾宣冲头戴安全帽,带领安全员行走在轰鸣的机械间,矿靴与人行道摩擦出“沙沙”的声响。这样的画面已重复无数次。

      在这片点多面广、战线漫长的矿区,安全管理难度大。身为全矿生产总调度长的贾宣冲,严守“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工作现场,红、橙、黄、蓝四色风险警示牌格外醒目,对应着详细的管控措施。翻开他的工作日志,每一个数字都凝聚着对矿工生命的敬畏:组织全矿专项安全排查363次,班组级排查6325次,处置各类隐患900余项。他用实际行动为矿山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防线。

      冲锋在前

      他是矿工生命的“忠诚护卫”

      2023年12月13日18时49分,垣曲县域突然陷入一片漆黑。受冻雨天气影响,入垣4条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覆冰故障,全县范围内停电。井下职工必须全部撤离,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体现。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按照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撤出井下人员的要求,贾宣冲沉着冷静、忙而不乱,组织相关部室研究讨论应急预案,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及时、有序撤离了全部井下作业人员。与风雪斗、与严寒搏,他连续18天坚守在抢险一线攻坚抢险,将企业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从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到山西省“劳动模范”再到全国“劳动模范”,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贾宣冲对矿山事业的赤诚之心。当被问及坚守的动力,他望向远处缓缓驶出的矿车,朴实而坚定地说:“中条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我个人荣誉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与我一道奋斗的身影。能与他们一道让中条山发展、中条人幸福、中条情延续,一切都值得!”在千米井下,贾宣冲与他的工友们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矿山人的奋斗篇章,劳模的故事仍在继续,劳模的精神必将传承……(王月文)

    乡镇